今年9月就要去遥远的爱尔兰读博了。面对新的环境,有些期待;可面对新的学术挑战,有点害怕。所以,在欧洲,或者说在爱尔兰读博是怎样的体验呢?
简单说下荷兰,比利时,瑞士,德国读博的情况,2019年开始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读博,欧盟玛丽居里项目,之前在德国TUM读的硕士,在瑞士EPFL交流过一学期,在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待过一年学,写毕业论文+research internship,由于现在在一个EU-funded项目中,有很多南欧的学校(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所以对这些国家的博士生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可以大概比较一下不同国家之间的情况。
1.工资
荷兰比利时德国基本差不多了,税后2000出头,每年会有涨幅;瑞士很高,一个月税后换算成欧元的话3000欧没什么问题,这个钱基本可以保证你正常吃喝+馋了就去顿中餐馆+租个apartment+买辆二手车加养车,然后一个月大概还能存五六百欧。
德国一般有一个圣诞金,大概相当于一个月工资,但是好像必须的正规E13的职位才有,奖学金似乎是没有的,此外这个金额会根据你的职位的百分比来,比如你是50%的职位,那你的圣诞金也只有100%的同事的一半;比利时一般会有holiday bonus和end-of-the-year bonus,总之,大概相当于一年发14个月的工资;荷兰是针对外国人可以享受30%的免税,所以最后实际到手的来说更多一些,当然具体的工资也取决于博士生参与的项目,比如玛丽居里项目的一搬工资高于其他博士,玛丽居里博后的工资基本接近于你的supervisor,在某些国家(意大利和法国)甚至可能比你的导师的工资还要高。当然我说的基本是工科的,其他学科的工资一般会低一些,比如在德国,物理化学生物等试验学科可能只有50%的position,那么到手的月工资可能只有1300欧了。
福利来说,以比利时大学KU Leuven为例,一般会在年终做一些有人情味的事情,比如给你发个购物卡,给你寄点小礼物比如红酒零食什么的,或者给你发个小绿植,总之让你感觉你真正是一个大学的员工,能享受到一些福利,虽然这些福利也值不了多少钱。不过毕竟从穷学生身份过来的,从什么都要自己花钱到现在能享受到一点小恩小惠,还是感觉不错的。此外每天的通勤费用也是报销的,前提是必须使用公共交通,自己开车是不行的。荷兰的福利与比利时基本相当。德国的话,感觉读博和学校的联系并不是特别大,大学就是最终给你发个毕业证而已,所以还在看每个人所在的教席,好的教席那肯定福利相当好,快倒闭的教席那肯定也是莫谈福利了.
2.环境
就英语语言环境来说,肯定是荷兰》比利时》德国》》南欧各国了,你要是德语的话,或者从德国硕士读起来的,那对你来说就没什么区别了。荷兰基本找不到人不会英语的,超市售货员,公交车司机,什么人都会英语,虽然肯定有口音,但是人人说英语的环境加上人人也愿意说英语的环境还是非常好的,各种牌子告示大部分也是荷兰语英语双语,一句话概括就是,你随意打一个荷兰电话或者找一个荷兰人问事,你基本不需要问can you speak English?直接英语开怼就行,因为大家设想人人都会。比利时是,大学城里比如鲁汶,根特基本上英语普及率很高,不用担心英语的普及问题,布鲁塞尔由于国际组织多,游客多,所以英语普及率也比较高。但是除了这些城市,遇到的某个人是否会英语基本就看运气了。总的来说英语普及度还是高于德国的,因为比利时现在很多荷兰语区和法语区的人沟通基本也是靠英语。德国英语普及率最差(我的意思是在这三国之中,相对于南欧国家那肯定算好的了),而且相对于荷比尤其是荷兰来说更保守一些,即使大城市比如慕尼黑,能不能遇到一个会英语的人也是看概率,服务行业比如银行可能好些,市政厅就会麻烦很多了,曾经一个在德国留学的朋友总结德国市政厅很好“你说英语他们歧视你,你德语说的不好他们也歧视你”
就社会环境来说的话,感觉荷兰社会最开放包容(从同性恋等各项政策也看的出来),人说话也比较直,感觉就像在美国一样,你干啥也没人说你;比利时和德国保守程度差不多,因为虽然比利时也有荷兰语区,但是由于比利时是天主教国家,所以感觉和荷兰这样的新教国家就包容度来说还是有点差别的。在人与人的交往上,荷兰也最平等,不管是我称呼我的导师(我的导师60岁了),还是老板称呼员工,都是直接称呼first name,从来没听说谁叫prof.的,比利时和荷兰差不多,德国阶级感更重一些,从学德语开始写邮件基本都是Herr(Mr.)或者Frau(Ms.),教授那更是必须是Prof.谁谁,估计估计可能只有教授家人能叫他first name。
购物环境来说,德国生活比较便利,华人留学生数量都很多,由于东方行的兴起,越来越来得亚超在德国各大城市开始来,另外德国亚马逊也算是一大优势,有preminum会员的基本购物两天就到;荷兰和德国基本相当,也有荷兰亚马逊,亚超也很多,而且毕竟荷兰还有阿姆斯特丹,海牙和鹿特丹三个唐人街;比利时华人数量没有前两个国家多,但是鲁汶和根特以及布鲁塞尔,安特围殴这样的地方华人也还行,亚超中餐馆还是很多的,安特卫普的唐人街也是一个加分项,但是没有自己国家的亚马逊,基本邮寄需要靠法国德国荷兰亚马逊接济。
3导师
这个和国家就没有任何关系了,完全和导师个人有关了。我在欧洲开始读博之前,就没有指望通过在欧洲读博,能大发文章,走人才引进回国,走上人生巅峰,因为我觉得这个红利时期已经过去了。我读博完全是希望能在奔三的年级,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然后同时能自主的学习点东西做点研究,同时虽然我自己也比较努力,但是我不太喜欢有人push我,换句话说就是,虽然同样是加班,但是我自己自愿加班没问题,我不喜欢导师push我加班。
因为需要拿两个学校的双学位,所以有两位导师,感觉人都不错,还比较幸运。第一位40岁出头的年轻导师,副教授,很hardworking,比利时本地人,有点勤奋的不像欧洲人,但是不push别人,每天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1点,当然晚上6点以后是在家工作的,之所以知道晚上工作是因为晚上经常回邮件,skype学校内部的邮件工作状态也能看到都是在线的,科研的idea和方向基本是导师定的,这点最最幸运的,虽然读博之前经历过在美国johns hopkins一年的科研训练,但是视野以及对行业的了解还是不够宽,所以刚开始做什么完全没有概念,还好第一次meeting导师就建议我:“我觉得这个方向很有意思,你要不先探索探索这个方向吧,如果走不通我们再探索别的方向”,所以我就是按他的想法一直走就可以,每周一次45分钟的meeting,他和一个博后一起参加,经常能提供很多有用的反馈,投文章之前改文章也比较仔细,基本一页文章的comments能覆盖文章所有的剩余空白部分(也可能是我的写作太烂了),我估计如果不是他给方向+weekly meeting+详细改文章,我投第一篇文章的时间估计会晚1年。此外在钱上比如开会培训也不吝啬,除了今年特殊,其他去外国外地开会基本说说就同意。
第二位是老教授了,已经年介60了,h-index接近50了,也算入门级大牛了吧,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代尔夫特的Professor of Excellence Award(整个大学一年一位),荷兰狮勋章。。。人非常nice,没有任何阶级感,也是经常很晚10点11点才回邮件,基本保证一个月一次meeting,但是由于我长期不在荷兰,只能说基本follow项目,但是给与的指导有限,投的每篇文章都会看,大概每页3-5个comments,大多数集中在语法和表达方式。但是人真的非常有亲和力,基本上我提出什么,他就说ok,不是那种非常dominant的人。能够在两位教授手下读博,感觉既有“保姆型导师”,又有“把握大方向式的导师”,还是比较幸运的,至少目前来说比较享受这个过程。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有一点“不利”的是,我的两位导师都不喜欢incremental式的work,有时候我再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又有一个平行的解决方案,我总想花一点时间再探索探索这个方向,看看有没有机会“水”一篇文章,但是他们两都不是很喜欢这种方式,觉得往前走,探索下一步才是最重要的。另外由于现在国内的竞争压力,我是一个刚有点结果就想着怎么发的人(paper-oriented),但是导师总是让再验证验证,再做深入一点再投,不要着急投;此外关于投的期刊也是,我考虑的都是期刊的影响因子,中科院分区是多少,JCR分区又是多少,有时候并不在乎期刊的领域,而我的导师更在乎研究成果能被多少本领域的人看到,所以他们更倾向于一些本领域的专业期刊。而且从身边人了解到,这个不是我的个例,身边很多中国同学和外国导师都有相似的“冲突,所以如何在导师“天真的科研追求”和回国之后“激烈的内卷”之间找一个平衡,还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内容。
最后,也是我想说的是,(至少以我们领域来说),现在海归,尤其是欧洲海归,回国想利用海归名头大杀四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国内博士发的文章不比海归差,甚至比海归还要好(某些top期刊或者trans华人的势力真的很强大),所以期望那种来国外,来欧洲镀金的想法还是不现实了,那是10年15年前的行情了,现在在欧洲读博无非就是图个清闲,没有导师push你,没有导师让你干杂事,可以专注于科研,而且收入有保障,能保证在读博期间有车有房的小康生活,仅此而已。
--此段内容为2021年04月更新----
今天脖子比较疼,准备摸摸鱼,来写一个回答。
看楼主提问的时间,应该是2019年9月就来欧洲了,而我是2020年10月来的欧洲,正值欧洲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这种经历和体验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了(所以不具有代表性)。
体验一:孤独。
孤独是每一个博士的必修课,可我没有预料到它会来得如此早。2020年10月28日辞职,2020年10月29日便乘坐飞机从上海浦东到香港,然后再从香港转机到荷兰阿姆斯特丹。上海的候机室很热闹,而香港飞荷兰的候机室空无一人。这时候欧洲疫情很严重,几乎没有人“逆行”。上飞机之后,发现可以承载350+人的大客机,乘客加上机组人员可能50人不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大家都是横着睡的,每隔两三排才能看见一个人,就连睡觉的时候,口罩也是戴着的。
到了荷兰之后,没有熟人来接。早上七点,一个人拎着大箱子乘坐火车(火车还坐过站了,然后又坐回去),然后走一段时间到了住处:43平米,一个卧室、一个客厅,没有任何家具。然后就正式开始了在荷兰的全奖/带薪博士生活。生活开始的前两周,就像荒野求生一样,主要就是以下几件事:1)找到超市买吃的喝的;2)上宜家官网买家具,然后自己组装(让人糟心的是,这个公寓新得连灯都没有);3)预约时间并去办理居住证;4)预约时间办理银行卡;5)买保险;6)去学校见导师。
一切稍微安置妥当,便开始日复一日的炼丹生活。每天7点过起床洗漱,吃早点,然后看/写论文;中午12点做饭并吃饭,然后看/写论文;晚上6点做饭并吃饭,然后看/写论文;晚上10点上床,看看电视、抖音,然后睡觉。几乎每天都这样,一成不变,除了每隔两天出去买菜以外,大门几乎从来没有开过,这就是疫情期间的博士生活。初来乍到,再加上疫情期间,在荷兰几乎没什么朋友。把自己关在家里,有的时候两天也没有机会说一句话。说话的机会可能来自于去超市买菜、小组开组会、和女朋友开视频、或是自言自语。由于我之前在法国读的硕士,已经提前习惯了这种留学生特有的孤独。打开微信,除了女朋友的消息以外,全是群消息;朋友圈里面各种热闹,我只好默默点赞。
这一切都可以习惯,就怕突然有什么意外。
第一个意外来自于自己生病。有一天晚上半夜三点,突然肚子疼,把自己疼醒了。疼得从床上一下子跳下来,能感觉到肚子某个地方像是抽筋一样,疼的要命。半夜三点,家里面什么药都没有,在这边又没有熟人可以帮忙,自己的医疗保险那个时候也还没买下来。真是又疼又慌得一逼。想打急救电话,又怕花掉一大堆钱,刚拉到医院就好了。于是打视频给朋友,打了几个才打通。赶紧叫她帮我查,这种情况可能是什么原因,有什么物理疗法。研究了一下,应该是我前几天都没吃主食,晚上还喝了一些冰的东西,没盖被子导致腹部受冷引起的肠胃痉挛。于是烧水用热毛巾敷、顺便煮几个土豆垫肚子,看能不能好转。我给她说:如果一会儿疼得更厉害了,你就给我打急救电话。果不其然,经过一番热敷、吃主食垫肚子、用线勒大拇指等,过了一两个小时,疼痛变为隐隐作痛了,然后我蹲在地上、卷缩在房间的角落睡着了,早上起来除了感到虚弱以外,没有疼痛感了。但是我被吓到了,我赶紧预约了医生,催了医疗保险,按时按量健康饮食,给Siri设置了自动报警急救信息。由于之前一直都有锻炼,几乎没有生过病,所以一直对自己的身体很自信,没想过它会在那个时候出问题。但从那一晚以后,我发自内心觉得: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活着真好。也不禁感慨,困难的时候,有个人在身边那该多好。
第二个意外来自于亲人过世,而自己却无能为力。那一天早上正在开会,看见微信有一条新消息,习惯性地拿起来扫了一眼,妈妈发过来的:你外公走了。突然鼻子一酸,眼泪忍不住大颗大颗流了下来。而这个时候,组会正好轮到我发言。我一下子哽咽了,说不出话来。调整气息之后,带着颤抖的声音给他们说:I just received the news that my grandfather has passed away, may I leave now?...sorry. 挂掉视频之后,迅速站了起来,翻出柜子里面的火机,点燃了一支烟,试图压制住自己的情绪。缓了一阵时间之后,拿出手机打微信视频给妈妈,视频一接通的瞬间,看见妈妈哭红的双眼,眼泪又再一次忍不住流了出来。那一刻,我真想给她递一张纸巾。我也渴望,有个人能给我一个拥抱。可是什么都没有,我就席地坐在这张桌子面前,坐了一下午和一晚上。
那时,这间屋里,除了我以外,唯一有生命的物体,就是这株植物了。第二天,打开Teams,收到导师和同组一起入职的希腊女生发来的安慰信,叫我: Be strong。而其他人就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当然,我早已习惯了这样。当天晚上23点过,那位希腊女生又发了一份信息给我:I just lost my grandfather. 然而我是第二天中午才看到的信息,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简单地回复了一句:Sorry to hear that. I know how you feel, please be strong. 这种感觉,真乃"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除了这种突然生病而无人照顾、亲人离世而不能回去/无人安慰等带来的生活上的孤独以外,更多的孤独来自于科研上的独自探索。由于我家里的办公桌就靠近落地窗,外面是一条街道,白天能看见行人,晚上能见到月亮。有的时候灵感突然来袭,下午阳光明媚时埋下头写论文,再一抬头已是皓月当空。此刻往窗外望去,街上早已空无一人,唯有一轮残月。忽然间有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觉。读博士,说白了也就是对自然的探索或者对抗。千百年后,自然还是自然,月亮还是月亮,而你我已早归于尘土。那时,我们这些探索者或对抗者,在历史的长河中又能留下什么呢?
体验二:自由。
这里的自由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自由”;2)学术“自由”;3)时间“自由”;4)文化“自由”。展开来讲,荷兰这边带薪博士的工资还可以,申请税务减免之后,每个月到手有两千多欧,吃穿住行完全可以覆盖,还可以存一点小钱,这也就是所谓的财务“自由”。学术“自由”,带薪博士一般是根据某个项目来招收的,论文方向大致已定,但是具体的做什么,导师都会根据你的兴趣来,不会强人所难,不会PUA。时间“自由”,带薪博士是一份工作,一般就是965,每年带薪年假基本30天上下。但是博士是给自己打工,要想多产出的话,还是得多付出。但是这不同于国内上班族的996,因为在这里你有选择是否加班的权力。文化“自由”,主要指荷兰社会的包容性。众所周知,这里允许prostitute、软性drug、同性婚姻等的合法存在。活在这里,你不会有太多包袱。
体验三:单一。
这里的饮食选择十分单一,要想吃好一点的。一般只有两个途径:1)去中餐馆;2)买食材自己做。除此以外,对于我这种老外来讲,这里的娱乐方式也比较单一,基本就只有旅游、酒吧、DJ音乐节、参观博物馆、各类运动等。
今天先写到这里吧,有空再续。
--此段内容为2022年1月更新--
快一年时间过去了,本来这个答案是被我删除了的(因为涉及太多个人隐私)。后来想了一想还是很舍不得,决定撤销删除。顺便加一些个人的经历。
体验一:孤独(续)。
2021年,感觉这一年我苍老了五岁。对我而言,这种苍老不是来自于学术压力,而是来自于生活,无力的生活。
2021年的春天,我失去了我的外公。我最后一次见他,是通过我妈妈的微信视频。外公去世的时候快90了,走的时候也没有病痛。虽然我很舍不得他,但是这个过程对我来说,不算折磨,更多的是遗憾。
然而,几个月后的夏天,我又失去了我的爷爷。我之前一直不敢写这一部分,是因为我不敢回忆,无法面对当时的场景。我从小是爷爷带大的,他对于我来说是最亲的人之一。我印象中的他一直都是矫健慈祥的样子。而我最后一天通过手机视频看到他时,他已经被癌症折磨得不成人样,从140斤瘦到了60斤。他的手上只剩下了骨头。我叫他的时候,他连“嗯”都发不出来了。第二天早上五点,我看见手机微信有几条提醒。其中一条是我妹妹发给我的消息:“爷爷走了”。我当时脑袋是麻的。我颤抖地放下手机,坐在了马桶上大声哭了出来。我太他妈难受了,眼泪和鼻涕流了一地。身边连个递纸巾的人都没有,我无助地卷缩在马桶上,不知所措。(这段文字我码了一个小时,回忆起来还是难以控制情绪。) 这件事情我没有对荷兰这边的任何朋友、老师或同学说起过。第二天早上十点,我照常开了例会,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而我的心里却是翻江倒海。
爷爷在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会打微信语音或者视频问候他的病情。他走了以后,我的微信几乎也没有怎么再用了,甚至连手机也不想用了。大概从九月份开始,我放弃了之前的在家办公,开始去学校办公了,一直到现在。早上八九点出门,晚上七点回来。打开手机查看屏幕使用时间,几乎都在半小时以内。毕竟,我最牵挂的人走了。他去的那个世界用不了微信,我再也联系不到他了。我就算跨越千上万水,也找不到他了。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体验二:自由(续)。
1)财务“自由”。博二涨了工资,每个月税后到手有2600+欧,于是置办了些小家具。之前家里只有一张桌、一个小茶几、一张椅子、三个碗、一双筷子、一副刀叉、一个锅、一个电饭煲。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了。最近买了一个65英寸的智能电视、一个二手沙发、一个饭桌、一张新桌子、几个新凳子,慢慢有了家的气息。这一切源于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要在这个地方至少待四年。”
2)学术“自由”。老板对我一直处于放养的状态。每周开一次会,汇报一下进度即可。可我自己是一个“外松内紧”的人,从高中开始就处于一种自我push的状态,养成了一种“自己和自己卷”的习惯。然而,博一一年却没有什么成果,主要的时间都用来读文献和熟悉工业合作课题去了,没有什么实际产出。截止发稿时间,博一一年内只有一篇3分左右的SCI一作水文,以及即将完成的一篇一作草稿(准备这月投出去)。从科研角度来说,这一年属于扎根的一年。2022年,希望能有几篇产出吧。我想强调的是,我真的很热爱我的研究。
3)时间“自由”。由于疫情的特殊原因,绝大部分人都是在家办公。再加上博士生这一职业特殊性,根本就没有人管你有没有在真的上班。而我还是把博士生当作一份工作,尽量每天都能按时去办公室,保证有所产出。一个八个工位的办公室,一般只有我一个人去。还是有点爽的啊。
今天先写到这里吧,有空再续。
之前回答过一个类似的,这里贴过来吧。我在欧洲将近9年了,一路全奖/岗位。不过爱尔兰的体系和欧洲大陆有可能不太一样,所以就算个参考吧。
另外,可能刚来欧洲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适应,如果说建议的话,那就是多说话,害羞没有任何好处,说错了是没有人怪你的。
之前在播客Calling From中的分享我也贴过来,聊了一下自己在欧洲几年的经历,欢迎收听。
No.3 Call 在欧洲做认知神经科研究是什么样的体验_calling from_人文_喜马拉雅FM====之前的回答,略有改动====
在欧洲快9年了,有些见闻可以分享。
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本科心理学,之后一路都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大脑如何进行认知活动。硕士在西班牙(1年,全奖),博士和一年过渡性博后在德国(5年,全奖+职位合同),博士期间在瑞士科研实习(9个月,职位合同),现在在奥地利进行博士后研究(2年,职位合同)。另外,通过和朋友聊天,对荷兰、北欧等国家的博士/博后也有所耳闻。下面说几点我的经验见闻,抛砖引玉、管中窥豹。
1.学生/员工的二元身份体系。至少在德国、瑞士、奥地利,博士生是有两重身份的,即同时是大学的学生和大学的员工。是学生这点很好理解,有学号、可以选课、享受学生福利等等,与国内博士生并无区别。也是员工这点对很多人来说很新颖。是员工意味着与大学签订雇佣合同,交保险、上税的同时享受员工福利(包括并不限于假期,见2)。那为什么有这种二元身份呢?因为在上述国家为代表的西欧/北欧国家,对博士生的普遍认知是学生同时又是科学家(junior scientist),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博士生的雇佣合同都不是100%,而是比如65%等。因为大学认为,学校雇佣你,那你65%的时间就要为大学工作,即创造科研成果与价值。具体来说就是设计实验、收数据、分析数据、写文章等。但同时你又是博士生,还不是什么都会,那剩下给你35%的时间自我发展(self-development),比如去上一些研究生的课程或者学一门技术等等。当然了这只是纸面上的区分,实际你怎么划分自己的时间很自由。不过其实你也可以说学校抠门,不想给你100%,这个另当别论。(其实德国很多工科、物理的博士生职位都是100%,因为这些专业的学生硕士毕业进工业界就可以拿到很好的收入,学校这样做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用来招揽博士生。)另外学生的身份是拿学位的前提。你得先在学校里注册成学生,学校才能给你发学位对吧?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人说在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做博士,或者亥姆霍兹研究所取得的博士等等这个说法,严格来说是不准确的,因为所有这些研究所都不具备授予学位的资格,一般会有个挂靠学校。比如莱比锡的马普认知与脑研究所,每天上班以及有的研究工作的确是在马普开展,不过最后学位的实际授予单位是莱比锡大学。
2.员工福利。紧接上一点,这点单独拿出来说。这里主要指员工假期与社会保险。员工假期指带薪假期,德国的话是30个工作日上下(每个联邦州个有区别)。大家通常在复活节、暑假(8、9月)以及圣诞三个时间结点休假。复活节一般是回家与家人度过,暑假一般是去山里或海边休假(因此夏天实验室里基本见不着人),圣诞的话圣诞前是回家(类似春节回家),圣诞后可能有选择性的去别的地方休假(比如去山里滑雪)。不过作为不过圣诞节的中国人,我在欧洲的前5个圣诞节都是去欧洲其他地方浪去了,包括德国、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等等。另外要说一下社会保险,这里主要指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因为这两个与博士期间的生活直接相关(养老保险也是交的,这里不表)。像德国/奥地利几乎是全民医保,你作为雇员与雇主各交一半。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的博士工资是2000欧税前每月(在扣除税、保险等等之前,通称税前),如果你的工资单上写着300欧用来交保险,那实际上你的雇主(大学或研究所)也给你交了300欧。那实际上你的税前工资至少价值2300欧,你享用着600欧的保险。很多别的回答说欧洲税高(以及交的保险高)怎样怎样,我觉得这个话分两头看。你作为一个健健康康的人不怎么去医院也不担心失业的话,可能确实有点儿冤;但你交的这些钱保证了其他人在需要的时候有保障,当然你自己需要的时候也是有保障的。那怎么体现的,医保的话,简而言之,你去看病的时候出示保险卡,等待看病,看好病就走,70-80%的情况下一分钱不用交(另外20-30%是医保不包的,比如补牙需要特殊材料啊,或者受伤之后需要做理疗啊之类的)。需要买药的话,分两种,一种处方药一种非方药。处方药顾名思义就是拿着医生开的处方才能买,没有处方的话买不到。最常见的处方药是止疼片。这种药一般也很便宜,同样道理,医保cover了其中很大一部分。我在西班牙的时候买过几次处方药,每次都是2欧不到。非处方药的话就像超市买白菜一样,随便买;这种药一般价格略贵,医保不包。常见的非处方药比如各种保健品啊、喉糖啊之类的;很多感冒药其实也是非处方药。再说失业保险(这个我不说的不一定准确,有说错的话欢迎指出)。至少在德国的话,交满一年失业保险的话就能享受失业保险。每月的失业金是失业前税前工资的80%。在德国境内的话可以领最多12个月失业金,德国境外欧盟其他国家的话是最多6个月。这个对博士生是很有用的。比如你博士一直拿的是65%的合同,一直交失业保险,最后一年马上合同结束了,导师也没funding了,怎么办?赶紧去劳动局申请失业金。这样相当于无形把你的博士时间又延长了一年,何乐不为?!缺点是因为你合同到期了可能你导师也让你把桌子清了走人回家办公,但这个无伤大雅,依旧可以回来随时和导师讨论。
3.与导师的关系。这个也紧接上条,因为你是大学/研究所的员工,你导师也是,那么你们就是同事关系。当然这里可能有个上下级,毕竟你导师比你多吃几年盐。但如果导师是欧洲人的话,这个关系基本上是会很平等的,大家都互称名字(first name),不用叫professor之类的。而且欧洲这边一般不看重通讯作者。至少我自己的情况,我通常都是一作兼通讯,导师是senior author偶尔兼个通讯(看他心情)。这个主要是因为通讯作者嘛,回答读者问题,你想啊,一个研究你做的,细节之类的肯定你比导师清楚得多。即使导师收到了读者邮件也照样转给你,那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让你当通讯作者(尤其是如果你的导师知道中国很看重通讯作者的话)。另外欧洲导师一般不会有学生是自己的附属品这种略显畸形的思维,比较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个体独立的人格,以及接受每个人都有不一样想法这种多样性。批评的话一般也是很尖锐地指出学术问题中的不足,骂学生这种暂时还没见过。
4.收入。前面说了,博士期间是要签合同的,所以有工资。德国的话实际收入其实相当于13个月工资,暑假之前有一小笔“度假经费”,11月时有一笔“圣诞经费”,相当于年终奖。奥地利的话,更有意思,实际14个月工资,具体怎么把这剩下2个月发下去用人单位自己决定。维也纳大学的话是每三个月多发半个月工资,合起来14个月。不论在哪个城市,最大的支出是房租,通常来说房租不超过净收入的1/3的话生活基本上会比较富足,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偶尔还能存几百。大多数西欧国家的博士生收入标准在网上都是可以查的,十分透明。
5.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我第一次给导师周六发邮件的时候不知道轻重,后来导师告诉我尽量不要在周末发邮件。其实发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反正就别指望导师在周末回邮件就是了。不过至少根据我自己的观察,欧洲本土的博士生一般周六还是比较放松的,周日的话也会在家工作一会儿。
6.毕业要求。这个很难统一。学校跟学校不一样,导师跟导师不一样。德国的话博士论文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跟国内一样的传统形式(两三百页那种),一种叫cumulative thesis(累积论文?)。cumulative thesis指的是,当你达到了学校/老师事前规定的发表要求的话,把发表的文章放在一起,前边写个总的引言(相当于说明书)把你做的这些研究串起来,后边再写个总的讨论就ok了。这种情况下博士论文的实际篇幅很小,40-60页左右就够了,然后附上论文。这里说一下评价/考核标准,不是说有文章能写cumulative thesis的人就一定会比写传统论文的人获得的成绩好(对,至少德国/奥地利不是“过”和“不过”,博士论文与答辩合起来是有成绩的),主要还是看所做工作的质量。我的话答辩的时候只有一篇一作的文章,所以写的是传统形式的博士论文,但委员会还是给了最高成绩,summa cum laude。
7.毕业找工作。这里先默认找学术圈的工作,我所在的领域的话基本是要做博后的,很少有博士毕业能直接找到教职。所以这里说说找博后。我在博士最后一年写论文的时候申请到了自己学校的一个过渡性博士后基金,基本就是用这个钱来完成博士期间的收尾工作或者做个follow-up的实验,再者用这个时间来找博后工作,毕竟名字都说了,“过渡”嘛。这一年对我来说有两层意义。一是钱是我自己申的,不依赖于导师与学校,在心理上逐渐“摆脱”导师,能自己独当一面,二是我在写博士论文期间基本把所有分析又都做了一遍,巩固了很多统计与数据分析的技能,然后去开会的时候又让别人知道了我会什么他们不会的,建立了两个国际合作。再之后我就找到了现在的博后职位。如前所说,我只有一篇一作的文章。不过博士期间我与合作者开发了一个基于Stan的用来做MCMC贝叶斯认知建模的软件包(有一篇文章,我是三作);这种分析在认知神经科学还比较新颖,所以现在的导师可能是看中了我这个能力以及统计分析的能力,及其能够给整个实验室带来价值。简而言之在欧洲的话,找工作真的不一定看paper,更重要的是看能力,你能给新的实验室带来什么。各个实验室的老板当然是希望招到来之即战的博士后。这里其实想强调一下,我十分建议博士生们在博士期间能够学有所长、学有专长。在你自己的领域,你就是专家,比导师知道的多是很自然的,而不应该是少见的。我在博士的最后一年导师也会过来问我问题而不只是我去问他(之前的话导师是根本不会过来找我问我问题的,因为他什么都会啊……)。学有所长、学有专长之后,找工作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9.学术交流的自由。基本上欧洲大陆的经费,至少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还算比较充足,每人每年大概有1000欧的差旅经费,用来参加学术会议等。至少我经历的情况是,只要我能present一些东西(talk,poster),导师就会支持。很多导师说实话已经不太有动力东跑西跑参加会议了,他们其实很希望学生去,然后回来给组里分享。另外最近几年兴起了在Twitter上进行学术networking。我个人很是推崇。学术Twitter有至少三个好处(1)及时的职位信息,(2)及时的新文章新成果,(3)即时的问题反馈。其实都是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时效性。十分推荐大家都纷纷搞起学术推!另外我的是@lei_zhang_lz,欢迎关注。
10.旅游。欧洲大陆的话基本上都是申根国家,申根国不设边检,坐火车坐飞机之类的有时连护照签证都不看。这其实是欧盟的根基之一,国与国之间的互免协定才造就了如今欧洲。我个人的话,在这几年也是没少出游,去了大大小小150多个城市吧。一开始基本是主流城市游(巴黎、罗马之类),后来因为喜欢上了公路车(见11),之后的旅行目的地基本就是阿尔卑斯的各大高山pass了。(说个题外话,为什么2020的新冠病毒在欧洲爆发初期不太好控制?申根互免是其中原因之一,z客们不希望有事儿没事儿就触碰欧盟的根基与试探底线。)
11.生活与个人爱好。饮食的话我随遇而安,欧洲的食物我基本都能接受,自己也做一做,不是问题。如果中国胃比较严重的话,那就中餐馆吧,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柏林之类)的中餐馆水平还是很高的。个人爱好的话想重点说一说,如果你的兴趣爱好与欧洲有哪怕一丁点儿关系,那么你的生活将会非常丰富。对,我说的就是足球、自行车、徒步。我从1998年看球,体育新闻每天看,我对欧洲城市名字的了解基本上靠看球。比如德国人很惊讶与我为什么会知道科特布斯、霍芬海姆之类的地方,我就跟他们说看球啊。另外就是自行车,即使你不关心自行车,估计也听说过环法吧?另外还有环意大利、环西班牙,它们并称欧洲三大环赛,另外还有大大小小各种百年以上历史的自行车比赛。我从2016年开始骑车,因为骑车去到了很多之前根本想不到会去的地方(比如传说中的圣培露水源地,见下图一),认识了很多朋友。再者就是徒步远足,这个在欧洲各地尤其是阿尔卑斯山区极其盛行。基本上来说在欧洲如果喜欢运动的话真的会很丰富多彩。(欢迎访问我之前的一个回答:在欧洲自行车骑行是什么感觉? - 张磊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084163/answer/262980564)
稍微说说欧洲做博士的缺点吧。其实最大的挑战是时间管理,说大了就是自我管理。上面提到了,欧洲的话整体比较自由,你自己不着急的话导师其实是不怎么着急的。比如我之前一个同为博士生的同事,他设计实验时比较完美主义,又各种纠结,做了两年半预实验,导师实在看不下去了才跟他说先这样吧赶紧开始比较重要,这才开始正式实验。此前的两年半导师都是很nice地给建议,很少push。所以这种情况下只有自己push自己。我博士前3年基本上是导师过来关心关心我的进展(我跟导师就是隔壁办公室),不过到了后期差不过都是我天天催导师给我改文章,完全反过来了哈哈。
下面图片时间,都是骑车的时候照的。
已删除
题目相关,我和我妻子都是拿奖学金在欧洲读博,我之前拿的是欧盟玛丽居里奖学金,她拿的国家公派,看到这个题目,感觉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二
既然是读博,首先就聊聊科研吧。与在国内读博的最大一点不同,就是在欧洲做博士不仅是学生身份,同时也是雇员身份。如果你计划以后写毕业论文拿博士学位,那么首先你是一名博士生。但很多时候,你的工作合同取决于你有没有自己申到项目,这里的项目既可以是自己申请的全奖,也可以是其他类似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项目,都是需要写proposal的。所以如果你的全奖可以支撑你至少三四年,那么是大概率能够支持你到写完毕业论文和答辩。不过也有很多只有两三年的项目,而德国理工科读博时间通常很久,六七年拿下也是常事,这就导致过后如果没有了收入来源的话,就需要申请另一个项目和funding,或者和教授谈接下来怎么办。通常,大部分教授还是希望你自己能够申到项目,也有少部分教授愿意从已有的项目经费里拨出来给学生作为薪资。
题目里已经是拿到全奖了,假设这个全奖可以支持到毕业,那钱的事情先不用太操心,即时最后一两年没有钱,大部分中国人为了拿学位也是可以接受的。这一点和德国人不同,德国人不太在意最后的学位,很多人就当成一份薪水不菲的工作在做博士,没有钱肯定就跳槽了。回归正题,在读博期间,相当于你拿了一份不低的薪水做科研,以德国为例,科研环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清朗的,基本可以保证一个人心无旁骛地做研究,配套设施通常建全,每个实验室都有专门的秘书,国内需要学生来做的比如报账、参会安排之类的杂活,都由秘书负责。也很少有德国教授会要求你加班,加班是需要另填一张申请表的,申请才可以加班,中国学生基本都会申请,因为在异国他乡,下班后将大把的时间生活化,确实不是我们的风格。
还有德国的假期很有意思,没有人会通知你明天该放假了,因为每一年的假期都明明白白地安排好了,全国网上统一,到那一天大家就自动不来,没有通知,大家也默认这件事不会有任何变动和调整。另外就是每人有30天带薪年假,以前可以今年花不完可以加到明年,现在很多学校新规定不能加,所以花不完就亏了。这个假也是你很大的权力,没有人可以干涉你不让休这个假,德国人通常会提前几个月就安排好长假,到时间了一定会休,不管当时项目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关于在欧洲的体验,疫情之前和之后是完全不同的。由于欧洲各国之间航班和铁路的联通,疫情之前想去各国走走是稀松平常的事,景区和非景区的物价差距很小,所以之前的欧洲留学生走遍十几个国家是非常多的。我所在的德国萨克森州,周末去趟捷克布拉格,火车仅俩小时,去波兰也很近。疫情之后就很少了,毕竟我们是非常理智的,不像很多德国人,现在还老是搞游行、反封禁,在自由和生命之间选择自由也是很西方文化了,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真不是说说而已。在我们看来,就,很反智。
在欧洲读博肯定是压力最小、生活最好的读博体验,但是当毕业来临,也是需要冲波逆折的。德国是宽进严出的政策,拿德国的学位非常难,这也是为什么国际上通常认为德国的学位比较有含金量的原因。由于每个德国教授都大权在握,所以每个组的风格都会跟着教授的风格走,毕业情况就会很不一样。比如我所在的组,每年毕业的人非常少,要拿学位就要制定充分的策略,一定要提前开始,主动为自己争取,计划要做到让教授挑不出大问题,温和而坚定地与之讨论。我的一个朋友,和德国教授耗了八年才拿到了学位,当然,期间他一直都保持着高薪,生活不会有问题,跳到另一家著名研究所之后也从未放弃与教授周旋,最终博士博后都做得很好,回国找了985的教职,也算桑榆非晚了。
静言思之,在我和妻子的博士之路即将走过之际,回想期间种种,大部分还是体会着科研的纯粹和对未来的期许的,也更加坚定了未来回国继续科研的道路。本已瑕瑜互见,更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德国读博这一阶段也是我俩并肩风雨的一程。说到风雨,想起德国人对衣服和时尚的迟钝了,我在德国待得已经是冲锋衣不离身不知雨伞为何物了,因此常常栉风沐雨,却也体会到了其中乐趣,放在这里一想,大约可以做德国读博的细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