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狮娱乐-蓝狮注册登录站

世纪好书·编舟记|程着:用心编辑好汪品先院士“大着胆子”写的科普新著

日期:2023-04-16 20:16 / 作者:佚名

转自:上观新闻

字海无涯,编舟渡之。做书的过程就是用热情和技艺,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浩瀚的字词海洋里编制一艘小船,彼岸是梦想。

“世纪阅读”公号特辟“世纪好书·编舟记”栏目,围绕“如何做好一本书”的主题,以编辑手记的形式分享策划思路、总结营销案例,回顾出版过程,讲述编书故事。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的出版印记。

凡是入选了“世纪好书”的编辑,如果想留存您的做书记忆,均可投稿shijihaoshu@163.com。

做有趣的科普书,

把科普书做得有趣。

——程着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学生读物编辑室主任助理

《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责编之一

时隔两年再次担任汪品先院士的责任编辑,有些意外,意外的倒不是他继续把书交给我们,而是相隔仅两年,汪先生如此忙碌,还能抽出时间创作这样一本知识面极广的科普书。

如果说《深海浅说》是用优美而简练的文字使广阔深邃的大海变“浅”,那么《科坛趣话》则是用趣味的描写使科学“流动”、使科学家“灵动”、使科学家精神“生动”起来。

《深海浅说》与《科坛趣话》

后来听汪先生讲,书籍的构思其实很久以前就开始了。在“跋”中,汪先生自述“写这本书的源起,是我在同济大学开设的两轮通识课程‘科学与文化’,目的是从文化源头来阐发科学的创新本质”。小编作为同济大学海洋学院的毕业生,近水楼台先得月,当时就厚着脸皮去旁听了课程,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书籍的内容要比课程丰富得多。“科学与文化”课程与《科坛趣话》书籍的关系,就像是通过课程将科学与文化的土壤进行深耕,而书籍创作则是对这片土地进行细致地重新规划、播种、细作,最终开出绚烂的科普之花。

汪先生自认“科学家很难成为文学写作的好的对象……科学是个严肃的行当”,但是他将这些非常规的写作对象描绘得精彩极了。《科坛趣话》全书共六章49节,每节2000字上下。每个小节单独拎出来就是一个精彩的科普故事,而各个小节汇集在一起,又构成了一种巧妙的呼应。本书前四章集中讲科学家,后两章则是科学珍闻。在前四章中,汪先生从科学家的视角,对科学家进行了“祛魅”。

书中,科学家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就连爱因斯坦也曾为学音乐还是学物理而烦恼!甚至书中也毫不讳言某些“科学家”在某一时期忝居高位,实际则是欺世盗名。后两章则将我们展示了常人难以得见的奇妙世界。跨越千万年的微生物将如何看待“生死”?南极千米冰盖之下藏有何种奥秘?“转累了”的地球未来将如何?种种珍闻有待读者阅读发现。

沉积物中的“地球脉搏”

每一章结尾处的“后话”则是本书的最大亮点之一,短短数千字“画龙点睛”,既是对章节内容的回顾,也是结合当下、对中国科学界的期许,不可不读。章末还设置了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观看与这一章相关的汪先生授课内容,真是物超所值!

每一章“后话”结尾处均有二维码,可扫码收看相关课程

汪先生对自己文字的要求极高,而他又是如此谦虚。初交稿时,汪先生为本书取名为《科坛野话》,取“稗官野史”之意,后经编辑们反复讨论后,向汪先生建议将“野”改为“趣”,更加凸显本书的特点——用趣味的故事,讲明科学的文化底蕴。在写作中,也并不使用教导后生的口吻,只在每章最后以“后话”形式点明故事哲理。

书籍出版之后的一次拜访中,他开玩笑似的对我们说,他这次是“大着胆子”写了这本书。为了确保书中涉及的知识准确无误,在初次交稿之前他就邀请了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审读。在涉及数学的内容上,他请了知名数学家李大潜院士进行审阅;涉及恐龙的部分,则请了古生物学家周忠和院士审阅。同时,全书完稿后,又请知名科普作家、天文学家卞毓麟先生进行整体审阅。书籍质量由此亦可见一斑。

从黄金比例到黄金曲线

卞毓麟老师以照片形式发给我们的审读意见

作者如此认真,编辑自然也不能落后。本书策划编辑,同时也是我社总编辑的王世平负责初审工作,对书籍质量进行总把关,一些关键性的语句与汪先生邮件往来反复讨论;为了进一步确保书中细节的准确性,责任编辑之一的殷晓岚老师仔细核查了书中所涉及的科学家的传记与年表;为了给每一章节配上合适的视频,我们重新回顾了“科学与文化”课程十几个小时的视频,结合书籍内容进行剪辑并制成二维码附在每一章节最后;美术编辑杨静老师为书籍的封面提供了4种不同风格的设计,确认草图风格后又反复修改数十遍,连标点字号都反复斟酌……

编辑们搜索到1997年的论文核对数据

《科坛趣话》加工过程中的稿件(部分),最上是为方便作者阅读打印的放大版

精彩的插图是汪先生科普书的特点,也是本书的亮点之一。本书共有图片200余幅,有些是公版的、有些是来自论文的,还有一些则收藏于世界各个博物馆与商业图库中。在《科坛趣话》第六章,选择了三幅“高速摄影之父”埃杰顿的作品。埃杰顿的作品收藏于MIT博物馆,刚开始与博物馆联系购买使用权时,收到的回复始终是“The MIT Museum Collections remain closed through summer 2022 due to COVID(MIT博物馆馆藏由于疫情影响在2022夏季关闭)”,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多次询问与沟通,最终成功购得《穿过苹果的子弹》等三幅图片。

全书精美彩色图片200多幅

夜已经深了,这篇手记快结束时,突然想起去年除夕前后的某个深夜,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同济老师的照片:黑黢黢的海洋楼,只有三楼最左侧那个房间的灯还亮着,那正是汪先生的办公室。我突然想到,这大概就是他能在如此繁忙的状况下,仍能为大众写作出这么优质的科普书的原因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平台注册入口